廢舊市場 廢舊物資 二手設備 回收廢料 危廢處置 固體廢物處理
	
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,動力電池退役量正在加快攀升,回收利用相關問題已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。近期,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《廢棄電池化學品回收利用評價技術規范》等5項國家標準,進一步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。那么,標準將如何規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有序發展?未來,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,還有什么新的舉措?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部門的有關負責人。
		
	
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劉洪生介紹,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回收量突破30萬噸,對應市場規模超480億元,預計到2030年國內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,大力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發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22項,涵蓋動力電池回收通用要求、管理規范、拆解規范、余能檢測、再生利用、鋰離子廢棄物回收利用、再生黑粉等多個方面,有力支撐和引領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		
	
“可以看到,動力電池結構復雜,應用場景多樣,涉及行業眾多,給高效回收利用帶來挑戰。”劉洪生透露,為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工作統籌管理,市場監管總局、工信部正在共同推動組建全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目的是匯聚原材料、電池生產、整機裝備、回收拆解、化學處理、再生利用等相關行業力量,統籌規劃動力電池回收標準體系,強化產業鏈上下游標準銜接配套,面向汽車、船舶、儲能、軌道交通、飛機等領域電池回收利用需求,盡快出臺一批重要國家標準,為高水平標準供給提供技術組織保障。
		
	
標準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應用。近年來,在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,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。劉洪生介紹,在物理處理方面,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》國家標準規定了廢舊動力電池拆解要求、作業程序及管理要求等,為動力電池安全、環保、自動化拆解提供了重要指導,該標準實施后,動力電池拆解效率提高50%以上,有力促進了動力電池物理處理規范化發展。
		
	
在化學再生方面,圍繞動力電池再生利用中間產品、檢測方法與三廢處理,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》系列標準規定了有害物質處理流程,確保再生利用環節污染可控,推動實現整體能耗降低30%以上,助力行業節能降碳。
		
	
在保護重要礦產資源方面,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:材料回收要求》國家標準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資源回收率指標,要求鎳、鈷、錳的綜合回收率不低于98%、鋰的回收率不低于85%。通過提升回收率,可以推動企業投入研發先進技術、優化工藝流程,最大程度回收重要金屬資源。
		
	
“當前,我國專家還在積極參與電池性能評估方法和分類、退役電池回收通用指南等全部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。同時,我國牽頭提出的《電池回收利用深度放電通用指南》IEC國際標準提案已成功立項。截至目前,已有近40名中國專家活躍在國際標準組織電池相關技術機構中,實現了國際標準制定工作組中國專家全覆蓋。”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副司長郭晨光說,下一步,市場監管部門將引導更多動力電池生產、使用和回收利用的中國專家深入參與國際標準研究工作,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際標準化方面貢獻中國經驗和力量,持續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。
		
	
工信部節能司一級巡視員尤勇表示,接下來,工信部將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強化工作協同聯動,加快制修訂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等綠色設計標準,持續修訂完善余能檢測、放電、存儲、綜合利用等方面標準體系,推動產品碳足跡核算、再生材料認定和使用率計算方法等標準立項和研制,實現標準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。同時,加快制定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,強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關鍵環節安全保障;抓好《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》等鋰電池產品強制性標準落實,禁止在電動自行車等領域使用廢舊動力電池再利用產品,以標準規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。
		
	
特別申明:“廢舊市場”所推送資訊均來源于環保行業各新聞平臺,由[廢舊市場]整理編輯,非商業用途,目的在于傳遞行業信息,內容僅供參考。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【廢舊市場】做刪除處理。
首頁 | 關于廢舊市場 | 服務條款 | 聯系我們 | 免責聲明 | 付款方式 | 平臺執照 | 意見反饋
客服:0315-2023808
ICP經營許可證編號:冀ICP備18022173號-2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冀B2-20210043
客服熱線:0315-2023808 工作時間:9:00-21:00
            共贏熱線:
            0315-2023808
        
            掃一掃
下載廢舊市場APP